對於在70年代以後出生的我們,傳統結婚的繁文縟節真的不是太懂。而且我們都是自由戀愛、認識、結婚,又不是相親,總覺得媒人這個角色總覺得好像沒什麼必要,也不太了解,對吧。
這篇為你介紹,媒人在做些什麼,你的婚禮需不需要媒人,要怎麼找到適合的媒人。
媒人是做什麼用的?只有提親要媒人而已嗎?
「媒人」這兩個字,第一次出現在新人腦袋裡,想必都是準備提親這個時候吧。我們也是,最一開始打算找關係好的親戚來當媒人,讓雙方家長認識彼此,走過流程就好了。直到後來才知道,一個好的媒人原來可以輕鬆這麼多。
從提親開始,一路到辦完婚禮,媒人其實可以幫你:
- 提親時引導雙方家長互相認識,且讓談論話題能確實的圍繞在婚禮(重要!)。
- 居中瞭解雙方家長的禮俗,並且整理成代辦清單。
- 幫忙協調整理必要與非必要的清單,並且協調增減禮俗與花費。
- 傳統六禮十二禮該準備的東西,要去哪理買、什麼時候買、衣鞋應該要注意的事項。
- 跟你一起算清楚婚禮花費,包含禮俗用品、紅包等費用,避免出現超支。
- 迎娶當天跑流程,讓所有人不會手忙腳亂。
不管是從電視還是印象,總覺得媒人似乎是古代負責撮合兩家,幫忙相親才會出現的。而在現在,從戀愛到婚姻當然跟以前已經很不一樣了,而媒人的角色,在我們經歷了從相親一路到辦完婚禮。媒人其實更像是你的婚禮執行秘書、行政大總管、面對家長的超級業務員。考慮到結婚一輩子可能也只有一次,享受一下有個秘書幫忙處理事情也是挺不錯的~。
可是我好像沒那麼複雜,還有需要媒人嗎?
是的。考量到媒人更像是一位婚禮秘書,確實不是每對新人都需要,這邊提供給你一個簡單的自評表,讓你可以評估看看,自己需不需要找媒人。
媒人需求自評表:
- 你的婚禮需要準備傳統禮俗嗎?
- 你的家長能夠清楚表達自己需求嗎?
- 你自己瞭解禮俗需要準備什麼嗎?
- 你跟家長之間的溝通是順暢的嗎?
- 你身邊有能夠積極協助且瞭解情況的親友嗎?
結婚是雙方家庭的事,這件事情真沒錯。也因為如此,有許多家庭,也就找親友當媒人,簡單過個形式就沒事了。不過…,就是這個不過。很多時候其實並沒有那麼順利。
你的父母以及你自己,可能比你想的還「沒辦法」完整表達自己的需求。
你們雙方家庭文化差異可能比你們想的還要大。
家長對於婚禮重視程度,可能比你想的還要重要。
時常,許多溝通不良就在這裡面出現,而這個溝通不良會產生大量的時間成本,甚至沒必要的負擔和情緒。這種時刻,有個媒人當你的超級業務員,就變的很重要了。你知道的,有一個陌生人當居中溝通,講話時比較可以不用太多顧慮,真的差非常的多。
如果能夠避免出現「家長覺得沒有被尊重,但是講完又不太清楚想要什麼,然後自己也快要崩潰。」這種時刻就好了呢。
我該怎麼找適合自己的媒人?
一般來說現在媒人大致上有分幾種:
- 直接由親友來當媒人
- 只在相親和婚禮當天出現的簡便媒人
- 能跟著你處理大小事的專業媒人
在找媒人時,你自己也務必要相當清楚「你自己需要什麼」。否則以為只是掛上「媒人」每個人服務都一樣,結果找錯人就糟糕囉。
例如你需要有媒人幫忙在迎娶串場,結果親戚卻不太懂,搞砸了當天大家的心情。
例如你需要一個專業媒人幫忙溝通,卻只找到擅長現場主持的媒人,自己還是累死。
當你們談好準備要提親了,或許新人雙方,都該先跟彼此家長做次閒聊。如果在這次的閒聊就已經發現溝通沒有很通,感覺有講好像又跟沒講一樣。那麼我們自己非常推薦你找個專業媒人,可以省下許多時間與精力,一個厲害的媒人,甚至也能實際的省下許多花費呢。
專業媒人阿嘉 婚禮實戰分享
阿嘉是現在少數專門於中式婚禮儀式的婚顧媒人,阿嘉在婚禮前對付爸媽長輩需要、對於傳統儀式細節的注重以及婚禮儀式的引導,有極佳的口碑迴響。今天和阿嘉聊聊,他在當媒人時的實戰經驗。
雙方對於聘金的想法不同
協助過一組新人,男方媽媽認為新郎都長這麼大了,應該自行負擔結婚費用、聘金;但女方爸爸確認為這是娶媳婦,啟有父母不幫忙的道理?
當時我以委婉的方式告訴爸爸,女婿能自己負擔才好,代表他是有經濟實力,未來也不需要靠家裡幫忙!以第三人的角色來跟長輩對話,加上我非男方也非女方親友,長輩反而認為是有理且公正,欣然地接受了。
父母說不出自己要的是什麼,但他就是有那個印象!
有碰過長輩希望兒女能接受古禮的儀式祝福,晚輩其實也很樂意照辦,但是爸爸貴人多忘事,一時也說不出來這些儀式的原意在哪裡,急了就講話比較大聲。我就成為翻譯蒟蒻,解讀長輩的想法跟原意讓新人知道,也正因為精準的解讀平息了新人與長輩間的糾紛。
大事化小 小事化無
許多新人往往為了籌配婚禮,以及照顧好雙方家庭的需求,忙到後來對於婚禮都已經沒有了喜悅。我認為現代媒人最重要的就是幫助新人找回對婚禮的美好。
因此我們團隊特別要求要對各地古禮都清楚瞭解,而在跟新人做第一次家庭會議後,根據雙方需求增加減少。一般來說,爭執往往都是出自於不了解,當雙方都對於各自需求都了解後,後續的溝通也都沒有問題了。